《崇正情》
不觉校长去世也已26载,我仍能和崇正的教师密切相交,也能认识很多学成归来的校友,这份情谊可谓不薄。
于1974年中,亚庇客属公会一伙董事要复兴崇中,要物色一位校长。当时校长中学老师(故杨紫峰),也是崇正监学/董事(故曹德安)推举希望校长能出掌该校。
根华中学是校长从零开始和董事非常努力耕耘的学海,经历七年,看似稍有展获。却插入这局面,马来西亚教育制度对华教之不重视。沙巴州仅四间华文中学(根华在内)将改为国中,教学煤介以国语为主,华教岌岌可危。有鉴于此,校长毅然决然辞去教育部公务员的好职位,当时薪水节节上升,又有升迁机会,但校长并无眷念。校长愿为华教再作战士。投入这一间原为招收落地生,而今连落地生也不愿再读的私立独生。
当时仅剩24位学生,因复办只收初一和高一学生,只1位学生仍留读初一,其他均无法插入班级。校长又像是从零开始。
1974年,校长12月到校,当时学校很混乱,当时的篮球场、足球场全是茅草丛生,要砍草除根。校舍要粉刷,桌椅要修补,课程要制定,老师要聘请。要想法招生,一切起头难。甚至我也必须帮助他收拾整理。记得有一晚我不耐而发脾气抱怨,他就对我说了那么一句话:“你不帮我,谁可以帮我?!”从此我也只默然的支持他。
校长接任崇正花的心血是无法用言语可诉说,他一切为学校、为学生,从无怨言,也从不后悔要承担的辛苦。
校长内心最忧虑的几件事仍是○1招收新生,深怕报读的学生不多。○2到来读书学生的成绩是否可应付三语。○3聘请好老师希望奉献心力给学生。○4当初三考PMR、考独中、高中考SPM和高中独中的学生。考试成绩快放榜,他会担心,担心而非学生的水准不好,而是当时的评分的制度,对独中华校生很不利(马来文一科就是棘手的一科)。统考沙巴独中有好些科目以英文作答,其他州属以华文作答,有很大的落差。但凭着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合作,却能慢慢克服。沙巴独中生以三语并重而去就业或升学却有很大的助益。作为崇正毕业的学生相信你们都能感受。校长为你们能发展所长而深感欣慰。当时政党、政治、教育部常对独中有所施压或有所求,校长也要深思熟虑去应对,使不致有错失或误会。校长的忧校、忧生的心情真非当时一般人可以了解。校长能顺利一步一步走去,主要也须靠当时老师的合作,校长深信老师乐意教导学生、关心学生、心属崇正、同甘共苦,为华教共同努力。故此你们校友离校已久,仍能感受和老师的那份情。校长也知道自己一人的力量有限,故要校董的支持,也寻找昔日同窗、朋友、社会教育热心人士、文化界的前辈、国中的校长、教育局官员的协助,共创崇正。
校长笃信基督,他秉承基督的爱和基督的心对工作“诚”,对学生“真”,对人生“信”而活出生命的价值,他也不虚此一生所作的奉献。
身为校长的另一半,仅就所忆、所想,聊表校长的心声,但让崇正人能活出你们的“诚”、“真”、“信”。完成校长曾托付你们的心愿:“崇正一家亲”、“进步中求进步”、“崇正将以你们为荣”。校长没能看到你/妳们的成就,但他在天之灵看到你/妳们的努力表现也堪告慰。
崇正心,崇正情,崇正人,祝愿校友们能继续维护,协助崇正捍卫华教坚固的这堡垒,延续崇正真正的精神。
此文以中文投稿
Contributed in Chinese
投稿者簡介
